目的:探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异体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为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提供更优方法选择。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2021.6月至2022.8月期间收治的6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均告知患方研究目的及相关风险,取得患方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编入A、B、C、D四组。术中四组患者均予创面磨削痂后,A组创面予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创Emricasan纯度面用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njectable platelet rich fibrin,i-PRF)局部注射并表面涂抹后凡士林纱布覆盖;C组创面予异体皮覆盖;D组创面用i-PRF局部注射并表面涂抹后异体皮覆盖。上述分别处理后均予无菌敷料包扎。术后7天第一次打开创面所有覆盖物进行换药,以后每隔2天换药一次。对四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炎症反应程度、疼痛程度、瘢痕情况、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本试验最终有64例患者符合试验要求并有完整的随访信息,A、B、C、D四组各组16例,四组在年龄、性别、烧伤总面积、试验面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创面愈合时间:A组>B组>C组>D组,任意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创面愈合率:组内比较:四组在术后第10天、13天、16天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10、13、16天,D组的愈合率均显著高于A、B、C组(P<0.05),B、C组的愈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BEntinostat IC50组与C组之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创面炎症反应程度:组内比较:四组在术后第7天、10天、13天,任意两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7天,四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13天,D组的炎症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A、B、C组(P<0.05),B、C组的炎症反应程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SA)疼痛评分:组内比较:四组在术后第1天、2天、3天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1天,D组显著低于A、B、C组(P<0.05),B组、C组显著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和第3天,D组显著低于A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组内比较:在创面愈合后第3个月、6个月,A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在创面愈合后第3个月、6个月,D组均低于A、B、C组(P<0Banana trunk biomass.05),B组、C组均低于A组(P<0.05),B组与C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安全性指标:四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血常规、CRP、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在院期间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未出现全身过敏、休克、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可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异体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安全性好、能够减轻创面炎症反应、缓解创面疼痛、加快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