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国外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心房高频事件(atrial high rate episode,AHRE)与脑卒中的发生联系紧密,既往研究发现植入心脏双腔永久起搏器(permanent pacemaker,PPM)患者AHRE检出率较高,目前对这类患者发生AHRE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尚未形成共识,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一点从而为临床工作中筛选双腔起搏器植入后AHRE高风险患者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共216例既往无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或房扑(Atrial flutter,AFL)病史且因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于我院心脏内科植入心脏双腔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本研究根据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房颤指南定义AHRE:心房频率≥175次/分,持续时间≥5分钟以上的心房事件发作,或心脏起搏器记录到的AF/AFL的发作。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数据、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及起搏器植入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起搏器检测到的AHRE事件及其发作时心房频率、持续发作时间、心房起搏比例及药物服用史等临床数据,根据随访期间起搏器是否检测到AHRE的发生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AHRE+,n=64)和对照组(AHRE-,n=152),对两组患者间不同性别、年龄、基础疾病、P波离散度、超声心动图相关数据、心房Heparin Biosynthesis起搏比(percentage of atrial pacing,AP%)、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及术后药物服用史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以研究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AHR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预测因子。【结果】平均随访12±0.8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心房起搏比例、左房内径大小、右房内径大小、糖尿病、心力衰竭、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WD)是AHRE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房起搏比例及左房内径是AHR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左房内径及心房起搏比例对ABelnacasan分子式HRE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且左房内径的预测效能优于心房起搏比例。其中左房内径的最佳截断值为36.5mm(曲线下面积:0.865,灵敏度:70.13%,特异度:90.13%),AP%的最佳截断值为33.75%(曲线下面积:0.805,灵敏度:71.88%;特异度:87.5%)。【结论】1、年龄、AP%、左房内径、右房内径、糖尿病、心力衰竭、P波离散度是既往无房颤病史且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房室传导阻滞(AVB)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生心房高频事件的危险因素。2、左房内径及AP%是既往无房颤病史且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房室传导阻滞(AVB)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发CP-456773临床试验生心房高频事件的预测因子,且左房内径对AHRE的预测效能优于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