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肠道定植筛查和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plo-HSCT)前筛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肠道定植的结果和临床immune imbalance意义。方法 纳入2021年6月1MLN4924配制日至2022年6月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241名,在患者入院48 h内行肛拭子筛查,患者出现发热时抽取血培养。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对患者CRE肠道定植率、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情况及CRE定植和血流感染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241名haplo-HSCT患者中CRE阳性患者90例,定植率为3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男性(OR 2.42,95%CI 1.38-4.22,P<0.05)和移植前30 d内感染史(OR 3.37,95%CI 1.59-7.17,P<0.05)可能是CRE肠道定植LY-188011的独立危险因素。90例患者共检出95株CRE菌株,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38/95, 40.0%),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29/95, 30.5%),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3/95, 13.6%),耐碳青霉烯类产酸克雷伯菌(6/95, 6.3%),耐碳青霉烯类奇异变形杆菌(3/95, 3.1%)。在CRE定植组移植过程中血流感染发生率12.0%(29/241),非定植组3.3%(8/241),其中定植组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与CRE定植菌一致率达到100%。结论 在患者haplo-HSCT期间肛拭子细菌培养有利于检出CRE肠道定植,为对重点菌群的主动监测,预防并控制感染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