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诊断急性胸痛的价值及与危险分层的关系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对急性胸痛早期的诊断价值及与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115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急性胸痛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ACS组和非ACS组,分析急性胸痛ACS心电图特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yo)、B型钠尿肽(BNP)水平、心电图特征、心电图参数[QT间期离散度(QTD)、胸导QTc间期、胸导QT间期],分析心电图特征、参数与血浆指标的相关性及诊断急性胸痛的价值,并采用急诊科胸痛评分评估(EDACS)加速诊断路径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高危、低危),比较不同危险分层(高危、低危)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心电图参数,分析心电图特征、AY-22989心电图参数与急性胸痛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 115例疑似ACS急性胸痛患者中,67.83%诊断为ACS急性胸痛,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心电图特征以ST-T缺血性改变为主,发作时改变明显或呈现伪性改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43例,心电图特征为肢体和胸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ST-T改变持续存在和呈动态衍变;ACS组血浆CK-MB、cTn、Myo、BNP水平、心电图特征阳性率、QTD、胸导QTc间期、胸导QT间期均高于非ACS组(P<0.05);ACS急性胸痛患者心电图特征阳性率、QTD、胸导QTc间期、胸导QT间期与血浆CKMB、cTn、My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心电图特征阳性率、QTD、胸导QTc间期、胸导QT间期诊断ACS急性胸痛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26、0.823、0.826、0.875,联合诊断的AUC最大,为0.959,最佳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97.30VE-822体外%;高危患者心电图特征阳性率、QTD、胸导QTc间期、胸导QT间期均高于低危患者(P<0.05);急性胸痛患者的危险分层与心电图特征阳性率、QTD、胸导QTc间期、胸导QOncologic pulmonary deathT间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ACS急性胸痛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存在多样化,动态心电图特征、参数联合在ACS急性胸痛诊断方面具有较高诊断效能,且与急性胸痛的危险分层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