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比较SII及其他炎症指标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效能,旨在找到低成本和简单易行的反映银屑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为银屑病的诊疗提供新的实验室诊疗依据,加强对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理的进一步认识,为今后该类疾病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在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皮肤美容外科就诊的性别和年龄与病例组无显著性差异的健康人群85例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登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病例组46例患者及对照组29例健康人群血清白介素-17(IL-17购买ICI 46474)及白介素-23(IL-23)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1.本研究病例组共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0例,其中,门诊患者42例,住院WPB biogenesis患者68例,男87例,女23例,男女比例为3.78:1,年龄18-89岁,平均年龄49.15±16.26岁,平均首发年龄37.15±15.07岁,最常见的首发部位为头皮,大多就诊患者病情为中重度;2.110例病例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病例组患者血清中IL-17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3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例病例组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SII、NLR、PLR值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例组SII值与NLR及PLR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SII、NLR、PLR值与体表受累面积(BGNE-140说明书SA)评分无相关性(P>0.05);SII和PLR值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无相关性(P>0.05),但NLR值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SII、NLR、PLR值与C反应蛋白及血沉呈显著正相关(P<0.05);SII、NLR值与IL-17、IL-23的表达水平不相关(P>0.05),但PLR值与IL-17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PASI评分与IL-17、IL-23的表达水平不相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SII、NLR值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4.经ROC曲线分析,SII值为368.290时,对重度寻常型银屑病(PASI>10)的诊断效能最高,此时AUC(曲线下面积)为0.65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34、0.679(P<0.05);NLR值为2.189时,对重度寻常型银屑病(PASI>10)的诊断效能最高,此时AUC为0.71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0.610,0.821(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变化与寻常型银屑病有一定相关性,其中基于SII与NLR、PLR、C反应蛋白及血沉等炎症指标均呈正相关且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SII可考虑作为反映银屑病严重程度的一个客观参考指标。但是否可作为量化寻常型银屑病全身性炎症的单一指标及作为生物制剂使用的评价指标仍存在挑战,建议还是需要参考和对比多种不同的炎症指标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