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肝功能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肝功能异常的致病原因及相关临床特点,为肝功能异常患儿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院年龄小于及等于14岁的共1587例肝功能异常患儿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87例肝功能异常患儿中,男性965例(60.8%),女性622例(39.2%),男女比例1.55:1。其中婴儿期583例(36.7%),幼儿期396例(25.0%),学龄前期230例(14.5%),学龄期304例(19.2%),青春期74例(4.6%),不同年龄组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085,P>0.05)。2.从肝功能异常患儿病因构成来看,感染性疾病945例(59.5%),非感染性疾病539例(34.0%),肝功能异常原因不明103例(6.5%),说明肝功能异常患儿致病原因以感染性疾病最多见。肝功能异常患儿病因综合分析,呼吸系统www.selleck.cn/products/Taurine疾病479例(30.2%)最多见,其次为感染性疾病350例(22.1%)、药物性肝损伤211例(13.3%),其余系统疾病占比相对较少。不同年龄组的系统疾病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587例肝功能异常患儿中病原检出率24.7%(392/1587例),以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多见,其次为EB病毒,巨细胞病毒与EB病毒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87例患儿肝功能异常的不同程度中,轻度1000例(63.0%),中度512例(32.3%);重度75例(4.7%)。不同年龄组的肝功能异常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提示婴儿期肝功能异常程度较幼儿期轻(P<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幼儿期肝功能异常程度较学龄期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病因组的肝功能异常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ncology research)。5.从临床表现来看,存在特异性临床表现患儿201例(12.7%),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患儿939例(59.2%),无异常临床表现患儿447例(28.1%);不同年龄组肝功异常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436,P<0.05)。婴儿期、幼儿期肝功能异常出现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概率较学龄前期、学龄期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不同病因组肝功异常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6.488,P<0.05)。不同肝功能异常程度患儿的临更多床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肝功能异常患儿出现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概率高于轻、中度肝功能异常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6.在疾病转归上,治愈率53.6%,好转率37.3%,未愈率7.8%,死亡率1.3%。不同病因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功能异常程度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肝功能异常患儿的治愈率较重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1.1587例肝功能异常患儿中,婴儿期出现肝功能异常最多见。2.感染是导致儿童肝功能异常的首要病因,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见。3.检出的病原体为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及真菌。病毒中以巨细胞病毒最多见,其次为EB病毒。细菌中以布氏杆菌最多见。4.大部分肝功能异常患儿多以原发疾病所致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主,出现黄疸、肝脾大等特异性临床表现的患儿在婴幼儿期、重度肝功能异常相对多见。5.患儿肝功能异常多表现为轻度,经治疗临床治愈率高;仅极少数患儿发展为急性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