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术后放疗中钛夹动度与乳腺大小及钛夹位置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保乳术后放疗患者钛夹动度,并探讨其与乳腺大小、钛夹位置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保乳术后放疗患者15例,每GSK126细胞培养周两次锥形束CT。测量乳腺基底面直径(D)和乳高轴(H),以瘤床质心为原点将临床靶区分4个象限。记录各象限内钛夹在左右、腹背、头脚方向动度(M_(LR)、M_(AP)、M_(SI))以及其与临床靶区最内、最前、最上的距离(DS_(LR)、DS_(AP)、DS_(SI))。结果:M_(LR)、M_(AP)、M_(SI)分别为(2.2±3.0)、(-1.1±3.6)、(0.8±4.7)mm;系统误差Σ在左、右、腹、背、头、脚分别为1.7、2.2、2.0、2.4、2.9、3.0 mm,随机误差 σ 分别为 2.4、4.0、3.2、4.0、4.7、4.7 mm;靶区对应外放 5.9、8.3、7.2、8.8、10.5、10.9 mm。一象限内,当 D×H<99.89 cm~2,M_(AP)和 D×H强相关(r=0.805),M_(LR)、M_(AP)均和 DS_(LR)、DS_(AP)、DS_(SPractice management medicalI)强正相关(r=0.94, 0.94, 0.91;0.87,0.91, 0.92),M_(SI)和DS_(LR)、DS_(AP)强正相关(r=0.91, Etoposide小鼠0.94);四象限内,当D×H<90.71 cm~2,M_(AP)和DS_(LR),M_(SI)和DS_(AP)均强负相关(r=-0.96;-0.95),M_(LR)和DS_(LR)强正相关(r=0.91)。结论:钛夹动度有各向异性,以SI方向外扩最大,并易受乳腺大小、钛夹位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