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长距离越野滑雪运动员备战2021年全国锦标赛训练负荷研究

研究目的:越野滑雪是冬季奥运会中的传统大项,运动员通常需要在低温、高海拔(~1500米)的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运动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训练负荷的合理安排以及机体的良好适应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目前,有关于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长时间处于亚高原训练的研究相对较少,也不清楚越野滑雪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情况。故探究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长距离运动员备战2021年全国锦标赛期间的训练负荷及身体机能变化特征,以期为越野滑雪训练负荷安排提供实践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实时跟踪记录国家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长距离运动员备战2021年全国锦标赛赛前15周(2020年10月5日至2021年1月17日)的训练负荷,同时监测运动员的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变化。研究对象共8人(男子运动员5人,女子运动员3人),运动等级均为国家级健将,平均年龄20.9±2.9岁,身高171.9±7.4cm,体质量61.9±6.6k g,体脂率18.6±3.7%。详细记录备战期间的训练负荷,包括:训练课次、训练时间、训练方式(手段)、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周和总体的训练负荷,包括训练课(次)、训练时间(min)、训练距离(km),以及不同训练强度的训练量。由于第11周前往北京二七厂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进行风洞等测试,进行调整恢复,故不记录训练负荷。越野滑雪训练主要包括四种训练类型,分别为:1)专项训练:滑轮和滑雪训练。2)一般耐力训练:如跑步、北欧跑、骑自行车、滑雪机和游泳等。3)力量训练:最大力量训练(80~100%1RM),力量耐力训练(60~79%1RM),速度力量训练(30~59%1RM)。4)其他训练:核心训练/功能训练和技术模仿训练。运动强度的评定通过运动员每堂训练课训练过程中佩戴运动手表(Forerunner945,佳明)及心率表带监测心率来确定,强度区间参考挪威越野滑雪国家队强度区分为5个等级,I1强度(55%~75%HRmax),I2强度(75%~82%HRmax),I3强度(82%~87%HRmax),I4强度(87%~92%HRmax),I5强度(92%~97%HRmax)。为便于其他研究进行比较,统计和和分析时将I1和I2合并为低强度,I3为中等强度,I4和I5合并为高强度。为了获取运动员训练周期内的身体机能状态及其变化,分别在第3周、第5周、第10周和第12周和第14周的周一早晨6:30~7:00由专门的医务人员对运动员进行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液采集,随后处理并保存好血样,留待上机操作,血液生化指标包括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和血红蛋白。在第9周、第10周、第12周、第13周和第4周的周一早晨进行体成分的测量,测试仪器为BODYPASS(X-Scan PlusⅡ),指标包括:体质量、体脂率和肌肉量。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M±SD)表示。在数据分析中,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随后对不同训练周的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使用”Bonferroni法”对不同训练周之间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1)2021年全国锦标赛赛前15周的训练周期,越野滑雪队长距离组整个训练周期训练时间为1055±189min/周,GSK J4溶解度其中专项训练和其他耐力训练分别为550±168mi n/周和246±147min/周,即总的耐力训练为795±143min/周,约为总训练时间的75.5±3.9%;力量训练为144±55min/w,约为总训练时间的13.6±4.1%;其他训练为94±38min/周,约为总训练时间的8.8±3.1%;速度训练为22±4min/周,约为训练总时间的2.1±0.5%。专项训练量为147.8±34.3km/周,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2)耐力训练中,低强度训练占87.6±5.6%,中等强度训练占6.4±4.6%,高强度训练6.0±4.2%;力量训练每周安排2~3次,训练时间50min~80min,以公斤数来表示运动员周训练负荷量,男子运动员约为(17547±1296)kg,(16912~20337)kg,女子运动员则约为(13464±659)kg,(12703~13863)kg。3)体成分方面,第9周~第14周运动员的体质量(61.76±6.40kg~62.08±13.40kg)、体脂率(18.13±10.24%~18.61±10.05%)和肌肉量(46.83±6.34~47.26±12.81kg)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体质量和体脂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肌肉量在第9周~13周则呈上升趋势,在第14周有所下降;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在第12周显著高于第3周、第5周和第10周(P<0.05),第14周显著高于第5周(P<0.05);血红蛋白在第10周显著低于第3周和第12周(P<0.05);血清肌酸激酶在第5周显著高于第3周、第10周、第12周和第14周(P<0.05),第12周显著低于10周(P<0.05);血尿素在第5周显著高于第3周(P<0.05),第12周显著低于第3周、第5周和第10周(P<0.05),第14周显著高于第3周和第12周(P<0.05)。研究结论:1)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长距离组在2021年全国锦标赛赛前15周的access to oncological services训练负荷安排多采用”练二调一”的训练节奏,即两周进行大训练负荷量,随后一周进行调整。训练负荷模式与国际精英越野滑雪运动员基本一致,其中,耐力训练占总训练量的75%,是训练的主体,且以低强度训练为主selleckchem,更接近”金字塔”模式。2)整个训练周期,运动员对负荷刺激的适应性效果良好,其体质量、体质量和肌肉量均未出现下降,生化指标则在适宜的范围内随训练负荷的变化有所波动,个别指标存在滞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