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大规模抑郁焦虑共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网络比较分析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抑郁焦虑共病人群数量激增。与单一抑郁或焦虑相比。合并症造成了更严重的功能损伤、更差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以及更低的患者满意度。与主流的共同病因模型相比,网络分析是研究合并症的一个新视角,可以从症状水平上更好地识别合并症的典型症状以及两种障碍间的合并机制,揭示传统评估工具无法捕捉到的病情变化。本研究在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集了787名临床合并症患者(平均年龄:31.8岁,67.1%为女性)治疗前后(T1→T2)的Zung氏抑郁自评(SDS)和焦虑自评(SAS)量表数据,计算了节点强度中心性和桥梁强度,评估了网络的稳健性,并利用网络比较测试(NCT)来探索治疗前后和不同性别群体的网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网络模型是高度稳定和准确的。”空虚感”在合并症状中表现出最高的强度中心性,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最为明显;网络中最强的边缘出现在两个障碍的重叠症状之间(心动过速-心悸,疲劳-易疲劳,睡眠困难-失眠);大多点击此处数桥梁节点与SDS的情绪、生理和心理症状有关,失眠与SAS的躯体症状相关。尽管治疗过程中评估工具的总分降低,但NCT证实网络的整体强度显著增加(p=.03)。此外,在男性的网络分析中”精神解体”显示出更高的强度中心性。以上结果说明:(1)确定了合并症中最核心症状—空虚感,支持了”空心病”的理论,为进一步治疗合并症提供准确的干预靶点;(2)揭示了两种障碍之间的起到合并作用的桥症状以及合并的路径,重叠症状和两种障碍各自独立症状簇的发现再次验证了两种疾病有共同的结构selleckchem LY294002又表现出独特的特征;(3)证实了当前评估工具对症状的变化的掩盖,以及合并症网络的性别差异。因此,将网络分析整合到诊Angioedema hereditário断、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有助于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并加速合并症人群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