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及脑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及脑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泰康同济(武汉)医院LBH589抑制剂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介入治疗;根据EPO不同剂量将患儿分为低剂量组(n=30)和高剂量组(n=34);低剂量组采用100 U/kg EPO治疗,高剂量组采用200 U/kg EPO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Bemcentinib采购治疗后心肌损伤指标[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胱抑素-C(Cys-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cTnI)],比较术前(T0)、手术结束(T1)、手术后2 h(T2)、手术后24 h(T3)脑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特异性蛋白(S-100β)]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长及主动脉阻断时长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长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肌损伤各指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ICTP、IM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Cys-C水平高于治疗前和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CK-MB、cTnI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T0、T3时刻,两组患者NSE、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刻,两组患者NSE、S-100β水平均高于T0时刻(P<0.05),且低剂量组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但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6.67%vs 26.47%,P>0.05)。结论:不同剂量EPO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均可immediate-load dental implants获得较好的效果,且高剂量效果更佳,可减少患者心肌损伤,改善脑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