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一类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或器官内部的真菌。几乎所有存活的植物体内均有内生真菌的存在。内生真菌主要以共生的方式存活,种类繁多,其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表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植物内生真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三株植物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Trichoderma koningiopsis和Penicillium s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菌种活化、大批量发酵、提取分离纯化、化合物结构鉴定、生物活性评价等实验内容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希望从中发现结构新颖或生物活性显著的化合物。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玉米培养基对葛楼子(Carum carvi)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GLZ-Y-5进行大批量发酵,用乙酸乙酯提取,各种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lternariol-5-O-methyl ether(1)、alternariol(2)、2-(2’-羟丙基)-5-甲基-7-羟基色酮(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altenuene(5)。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真菌分离得到。(2)采用大米培养基对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内生真菌Trichoderma koningiopsis YN-G-1进行大批量发酵,用乙酸乙酯提取,各种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得到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半乳糖醇(6)、α-D-葡萄糖(7)、p-Tyrosol(p-hydroxyphenyl-β-ethanol)(8)、koninginin A(9)、4,8-dihydroxy-2-(1-hydroxyheptyl)-reverse genetic system3,4,5,6,7,8-hexahydro-2H-1-benzopyran-5-one(10)、terephthalic acid bis(2-ethyl-hexyl)ester(11)、trichodermatides B(12)、trichodermaketones C(13)、koninginin B(14)、(22E)-5a,8a-epidioxyergosta-6,22-dien-3b-ol(15)、n-triacont-11-enoic acid(16)和drechslerol-B(17)。其中化合物8、11、12、13、16和17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3)采用玉米培养基对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HT-G-8进行大批量发酵,用乙酸乙酯提取,各种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ermistain(18)、alternariol-5-O-methyl ether(1)、graminin B(19)、4,8-dihydroxy-2-(1-hydroxyheptyl)-3,4,5,6,7,8-hexahydro-2H-1-benzopyran-5-one(10)、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4)。其中化合物10和19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4)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体外激酶检测试剂盒法对19个单体化合物的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酯酶(ACh E)、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二酯酶1(PDE1)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NSC125066细胞培养2表现出较强的抗PI3K活性和一定的抗PDE1活性,IC50值分别为7.81μg/m L和98.16μg/m L;化合物19表现出一定的抗PDE1活性,IC50值为95.12μg/m L;化合物13表现出良好的抗PI3K活性,在更多10.0μg/m L下抑制率为67.44%;其余化合物对四种酶均未表现出显著活性。(5)通过虚拟筛选技术对分离得到的19个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黄嘌呤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11对三种酶的对接得分高于阳性对照物Kaempferol、Coniferyl ferulate和12-dien-28-oic acid,化合物19对α-葡萄糖苷酶的对接得分高于阳性对照物Kaempferol。推测化合物11和19可能具有相应的生物活性。